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病,常因發病較急而又診斷不清危及患者生命。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潰瘍、糜爛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胃癌和賁門撕裂癥等。
出血量觀察
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止血、補液,積極尋找病因,必要時輸血。
2、藥物治療
3、內鏡治療
飲食管理
1、少量出血者:
進溫涼流質(如米湯、魚湯、果汁等),出血停止后逐漸改為少渣半流質飲食(如稀飯、面條、米糊、水煮蛋、魚等)。
2、大量出血者:
應先禁食,等出血停止后24小時,先進食少量流質再逐漸從半流質改到軟食。
3、進餐方式:
為了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應該有規律的進食,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每天進餐4-5次,飲食宜7分飽,餐間避免零食,睡前不宜進餐。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過快。
4、食物選擇:
選擇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牛乳和豆漿能稀釋胃酸,但其含鈣和蛋白質能刺激胃酸分解,故不宜多飲。
5、營養監測:
定期測量體重、監測血清蛋白和血紅蛋白等營養指標。
自我管理
1、保持情緒穩定,消除工作、家庭等方面的精神刺激,避免與他人發生爭吵(情緒緊張容易誘發或加重潰瘍)。
2、如果出現大便顏色變黑或解血便,嘔吐咖啡色或暗紅色甚至鮮紅色血液,心慌、胸悶、頭暈、出冷汗、腹痛、惡心等癥狀時,首先應就地休息,并請家人陪同或打120叫救護車立即送醫院急診。
威遠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科室對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胃腸病等)的診療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常規開展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癥胰腺炎、肝性腦病等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對消化內科少見疾病、疑難病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診治、肝纖維化的診治、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診治、消化系統血管相關性疾病的診治、特發型門脈高壓的診治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幾年科室開展了規范化消化心身疾病的診治、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消化內鏡室擁有德國奧林巴斯、日本富士能內鏡工作站、德國愛爾博氬氣刀V10-CART工作站、幽門螺桿菌監測儀。能開展C13、C14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能開展普通、無痛常規電子胃、腸鏡檢查,精查內鏡,內鏡下止血術,消化道異物取出術,消化道息肉切除術,消化道黏膜下切除術(EMR),消化道黏膜剝離術(ESD),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特別是我科富士能7000內鏡工作站,具有電子染色內鏡、放大內鏡和高清圖像顯示功能,使消化道病變、特別是微小病變、早癌檢出率明顯增加。
自2019年開始,科室承擔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項——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項目,2022年科室科研團隊,以《結腸息肉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的臨床研究》為題,成功申請到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的中國消化道早癌醫師共同成長計劃科研項目,2023年科室成功申請創建內江市市級重點臨床專科(消化內科)建設。
聯系電話:
消化內科病房——8235647;
消化內科胃腸鏡室——8235356
消化內科病房地址:住院部4樓
消化內科胃腸鏡室地址:住院部1樓
消化內科:黃志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