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人怎么會得脂肪肝?
小編醫生上期給大家介紹了脂肪肝相關的基本概念,就收到小伙伴們很多提問。最多的一個就是:我不胖啊,怎么體檢就發現了脂肪肝?今天小編醫生就給大家聊一聊:瘦人怎么會得脂肪肝。
我們今天所聊的脂肪肝指的是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它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臟疾病和健康體檢肝酶異常的首要病因。
首先大家如何判斷自己為“瘦人”?
“我身材好啊!”
“我的體型很苗條”
“我的體重指數正常啊”
是的,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就是通過測量體重和身高,以身體質量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m2)〕來判斷胖瘦。
但BMI是間接評估人體的脂肪成分,存在假陽性、假陰性的情況。我們所說的“胖”是指機體內脂肪含量異常增多,而一些特殊人群,比如:運動員、健身達人,他們的BMI值偏高,是因為機體肌肉含量多,我們就不能說他們肥胖了,因為他們是“壯”,而不是“胖”。
另外有些小伙伴的BMI值沒有達到超重或者肥胖的標準,仍檢查出脂肪肝,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忽略了腰圍、腰圍身高比。我國采用成人腰圍男性≧2250px,女性≧2125px,來診斷中心型肥胖。
亞洲人相比歐美人更多的是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就是脂肪長在肚子里了。在相同的身體質量指數下,亞洲人機體脂肪含量更高,更容易蓄積在內臟和腹部。我們常說的瘦人,“臉不圓、四肢不粗胖”,但是腹圍增加、大腹便便,反而更容易發生脂肪肝。所以對于亞洲人來說,腰圍比身體質量指數更能準確預測脂肪肝的發生,更能反應人體肥胖相關并發癥。
還有小伙伴疑惑:我的BMI值正常,腰圍也正常,怎么仍得了脂肪肝?這又是為什么呢?小伙伴們聽過隱形肥胖嗎?就是需要分析體脂比,進行人體成分分析。我國成年男性機體內脂肪含量大于25%,女性機體內脂肪含量大于30%,就診斷為肥胖,而這時候某些小伙伴的BMI、腰圍值仍然在正常范圍內。
最后一種情況就是,某些小伙伴短時間內體重增長明顯,比如:1-2年內,體重增加了3%-5%,雖然此時的BMI和腰圍值仍在正常范圍內,但相對體重明顯增加,一樣可能會發生脂肪肝,且容易出現代謝紊亂: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胰島素抵抗等。
所以小伙伴們不要輕易的“以貌取人”來判定胖瘦和脂肪肝的發生,要通過科學的健康檢測和評估,主動的早期識別脂肪肝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避免脂肪肝的發生和發展。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